软化水设备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来去除水中的钙、镁离子,从而降低水的硬度,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:
离子交换过程
软化水设备中填充有离子交换树脂,通常是钠离子交换树脂。当含有钙、镁离子等硬度成分的原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时,水中的钙、镁离子会与树脂上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反应。树脂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,对钙、镁离子有较强的亲和力,能够将其吸附在树脂表面,同时将树脂上的钠离子释放到水中,这样水中的钙、镁离子逐渐减少,而钠离子增加,从而实现了硬水的软化,得到软化水。
树脂失效与再生过程
树脂失效:随着原水不断地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层,树脂吸附的钙、镁离子越来越多,当达到一定程度时,树脂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直至饱和失效,此时软化水设备出水的硬度会逐渐升高,不能满足软化要求。
再生过程:为了恢复树脂的软化能力,需要对树脂进行再生。再生时,将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(盐水)通过失效的树脂层。在再生液中,钠离子浓度远高于树脂上吸附的钙、镁离子浓度,根据离子交换平衡原理,盐水中的钠离子会与树脂上吸附的钙、镁离子发生逆向交换反应,将钙、镁离子从树脂上置换下来,使其重新变为钠型树脂,恢复吸附钙、镁离子的能力,从而完成树脂的再生,以便再次进行软化水的工作。
冲洗过程
反洗:在树脂失效后再生之前,通常会先进行反洗操作。反洗是用水自下而上地冲洗树脂层,其目的有两个,一是通过水流的冲击使运行中压紧的树脂层松动,有利于树脂颗粒在再生过程中与再生液充分接触;二是将树脂表面积累的悬浮物及破碎的树脂颗粒随反洗水排出,从而防止交换器的水流阻力不断增大,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置换(慢速清洗):在再生液进完后,交换器内尚有未参与再生交换的盐液,此时采用小于或等于再生液流速的清水进行清洗,即置换过程。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盐液的再生作用,进一步提高树脂的再生效果,同时减轻后续正洗的负荷。
正洗(快速清洗):目的是清除树脂层中残留的再生废液及杂质,通常以正常流速用清水对树脂层进行冲洗,直至出水合格为止,使树脂层恢复到可正常工作的状态,确保软化水的水质符合要求。
【本文标签】 软化水设备
【责任编辑】威尼瑞奇